1929年4月8日红四军进驻于都,4月11日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确定红四军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赣南赣县、于都、兴国、宁都、瑞金等地开展政治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各地发展地方武装,建立革命政权。4月15日离开于都以后,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纵队和一个警卫排来到了兴国,具体指导兴国的土地革命运动。毛泽东在潋江书院的文昌宫,起草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并在潋江书院的崇圣祠创办了兴国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他为什么要亲自抓这两件事呢?应该说是源自于他在井冈山的实践。陈士榘在《打土豪分田地》的回忆文章中介绍道:毛泽东说,"我们插牌子,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来,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开小差跑回家去。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
1933年3月6日的《红色中华》报,刊发了“红军取得空前光荣伟大胜利”的消息
在《兴国县土地法》中,毛泽东作了一个重大的改动,即把《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毛泽东自己后来在延安回忆这件事情时说道:"这是一个原则的改正……以见我们对于土地斗争认识之发展。"这一句话的改动,实质上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使更多的老百姓拥护共产党。红四军政治部把《兴国县土地法》油印成册,在赣南、闽西各地进行宣传,掀开了赣西南土地革命风暴的序幕。
土地革命风暴不仅仅是在兴国一个县,在整个赣西南地区,在闽西地区都刮起来了,到处是"分田分地真忙"的情景。到1930年10月攻占吉安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江西省已有70%的区域被赤化,赣西南苏区已成为全国最大最为巩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赣水那边红一角",赣西南大地终于在土地革命的风暴中,在红军革命武装的南征北战中,迎来了一片红彤彤的天下。"打土豪、分田地",真正是共产党和红军夺取胜利的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