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兴国革命纪念馆简介

作者:admin 日期:2020-06-03 点击数:8897

一、基本情况

兴国革命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红军路5号,筹建于1958年冬,1963年11月成立并正式开放。为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 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今隶属于兴国县文广新旅局。

兴国革命纪念馆总馆占地面积4333.8平方米,建筑包括展览大楼、文物库房和办公楼。展览大楼于1959年动工兴建,是一座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大楼中为三层,左右二层,歇山屋顶,飞檐翘角,正前四根砖砌圆形大柱支撑檐廊,米黄色墙壁,水磨石预制地面。建筑面积706平方米。

兴国革命纪念馆成立之初隶属县文化教育局。1968年12月改名毛主席创建苏区兴国模范县纪念馆,1970年7月,该馆直属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1973年3月,更名兴国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76年3月,隶属中共兴国县委宣传部。1981年春,纪念馆又划归县文化教育局管辖。1984年5月,属县文化广播局。同年8月,更名兴国县博物馆。1985年3月归属县文化局。1986年5月定今名。2010年5月隶属兴国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2014年隶属兴国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9年隶属兴国县文广新旅局。2005年为加强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县政府批准成立了兴国县文物局与革命纪念馆合署办公,为二块牌子一套人马,且不增加人员和编制。

兴国革命纪念馆属于国有文博单位,内设馆务会主持全馆工作,下设办公室、陈列保管组、群工组和安全保卫组4个工作部门。现有在编人员20人,其中大专学历1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文物事业经费主要由县财政拨付,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经费则由中央和省级相关部门给予专项补助。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急剧上升,年接待观念120000人次。为兴国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兴国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苏区兴国革命史陈列和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专题陈列。

苏区兴国革命史陈列布陈于总馆陈列大楼一、二楼,共6个展室,陈列面积636平方米。它主要宣传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和李富春、曾山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前辈在兴国的革命活动以及兴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的光辉业绩。陈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革命政权的建立”。介绍兴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保卫革命政权的战斗历程;第二部分,“深入开展土地斗争”,展示兴国县1930年两次分田的情况和经验教训;第三部分,“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宣传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的革命实践和兴国人民支援红军的英勇事迹;第四部分,“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介绍兴国人民在扩大红军、支前参战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整个陈列由革命文物、照片、图表、模型、沙盘和雕塑、油画等300多件展品组成,其中有关文物藏品近百件,内有“赣南红军新编第四团布告”、“扩大红军的模范”奖匾和“全省参战工作的优胜”奖旗等珍贵文物。

兴国革命纪念馆藏品主要来源于县域内历次文物普查所征集和地方干部群众的捐献。藏品以革命文物为主,兼收历史文物。革命文物以文献居多,历史文物主要是明清两代瓷器。现有三级以上藏品1895件,其中历史文物208件。赣南红军新编第四团布告、中央造印厂证率“创造红军的有力者”奖匾等更是其中的珍品。除此之外,革命纪念馆还肩负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2001年,革命纪念馆及其管理的革命旧址被中宣部批准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评为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集体,2005年,荣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 “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2007年被评为全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组织奖。

兴国革命纪念馆建有专门的文物库房,安装了空调机、灭火器和报警器。库房内置文物橱柜,基本能满足入藏需要。设有专职保管,且建立了一系列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已实行物账分管,并已完成大部分藏品的建档工作。

兴国革命纪念馆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革命文物、地方革命史和博物馆学等方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馆以来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各种研究文章40多篇,出版了(内部发行)《毛主席七次来兴国革命活动简介》、《光辉的榜样——毛主席在兴国革命活动故事》,编印了《兴国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资料汇编》、《兴国县文物志》等。

二、目前现状

兴国革命纪念馆是2001年中宣部批准公布的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公布名称---兴国革命纪念地(含兴国革命纪念馆及其管理的旧址旧居、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国家三级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热情,从2007年11月起,我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全社会实行免费开放。

兴国革命纪念馆自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瑞环、贾庆林、李源潮、尉建行、吴官正、李长春、周永康、刘云山、肖华、张震、杨成武、杨汝岱、等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观众及外国来宾、海内外侨胞、港澳台胞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对广大干部学习苏区精神、激发革命热情、工作奋发向上和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发挥了积极作用。